聯系電話:0773-558 9319, 覃經理181 2986 2670。
日期:2019-05-20 10:12:19 887次瀏覽
1
區縣環境治理現狀及主要癥結
區縣環衛治理現狀
全國近 20000 鄉鎮,擁有較完善環境保障基礎設施的鄉鎮不到 15%。 住建部陳政高部長總結國內鎮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系統整體呈現“四六六”格局—— 超過四成行政村沒有垃圾收集點;超過六成的行政村沒有完善的基礎設施;超過六成農村生活垃圾未得到正規處理。
鄉鎮及農村環境治理普遍存在以下現狀:
1. 基礎設施差,垃圾收集點及中轉站不完善,很多村、鎮無法納入垃圾收運體系;
2. 從業人員老齡化嚴重,安全隱患突出;
3. 設備老舊,運輸過程中拋、灑、滴、漏,容易造成二次污染;
4. 處理不規范,多采用簡易填埋、簡易焚燒的方式,環境污染嚴重。
縣域環境治理主要癥結
1. 一次投入大:一次性采購投入較大,縣鎮財政難以支撐。
2. “性價比”不高:縣域地廣人稀,各項治理成本,特別是垃圾收運成本遠高于城市。
3. 管理難度大:作業區域跨度過大,城市管理模式不能通用,縣域管理模式未健全。
4. 專業技術力量缺乏:環境治理起步晚、經濟效益吸引力低,難以聚焦社會技術資源。
2
PPP項目優勢
1. PPP 融資是以項目為主體的融資活動,可部分解決地方政府因為債務瓶頸而產生的融資問題。
2. PPP 模式可以降低參與到項目中的民營資本的風險。民營資本全程參與項目
3. 的識別、確認、設計和可研等各個方面,另外,一個 PPP 項目通常特許經營的年限都在 15 年以上,風險相對可控。
4.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民營資本“有利可圖”。政府可以通過給予民營資本如稅收優惠、貸款擔保等等政策扶持,以補充民營資本的收益。
附表:PPP 模式與傳統模式對比
政府直接運營 | PPP 模式 | |
國家政策 | 傳統模式,政策上不推薦 | 政策上特別推薦在環保等領域使用,撬動社會本 |
服務年限 | 無 | 一般 15-30 年 |
政府監管 | 自己運營、自己監管,難以落實,應付檢查 | 對作業效果和財務狀況進行實時監管, 考評打分,實施獎罰 |
設備產權 | 政府所有,逐年按需增補 | 運營期間歸項目公司所有,服務期滿移交給政府。按期更替,保證設備性能及質量。 |
資金投入 | 不同板塊,多渠道、多部門支出,難以整合資源,導致資源閑置浪費 | 城鄉統籌協調,資金歸口到財政部門統一支出,縣域內全盤考慮,資源配置合理 |
實施效果 | 投入循序漸進,環境改善不明顯 | 環境治理迅速改善;統一設備品牌,提升城市形象;城鄉統籌,老百姓環保意識增強 |
項目利潤 | 無 | 追求長期投資回報,政府監控成本, 實際利潤在 8%左右 |
年度費用 | 預算失真,實際運營費用遠超預算,存在資源浪費 | 年度費用相對較低,合理的利潤能讓政府用同樣的錢做更多的事情 |
3
華陽啟程城鄉環衛一體化PPP模式的優勢
1. 彌補政府財政資金的不足。政府通過購買服務,引入社會投資,投資和融資,緩解政府在建期間的資金壓力,將設備采購一次性投入分攤到今后多個年度。
2. 提升基礎設施服務的水平。為保持持續提供公共服務,實現投資的最大收益, 華陽啟程將充分發揮先進技術和管理優勢,實行標準化統一建設,規;洜I,環境治理的效果更好、效率更高,為服務水平提升提供客觀的支持。
3. 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能力。政府可專注于公共服務和公共資產的交付績效監管與總體規劃,同時可獲取更多更有效的市場基準信息,在公共監管中實現公共管理能力的提升,實現“小政府,大企業”格局。
4. 提供更多的公共資產。全環境服務 PPP 模式,服務范圍能夠由縣城更快地延伸到邊遠鄉村,服務功能可由垃圾收運拓展到污水處理等其他環保領域,這將為縣域提供更多的的公共服務和資產。
5. 順應國家大的政策導向,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政績工程。目前國家在垃圾處理和污水治理兩個領域,強行推廣 PPP 模式試點(財金[2016]90 號文)。城鄉環衛一體化順應了國家大趨勢,各級政府對PPP 模式都有一定的獎勵資金。該模式使老百姓提前享受到環境治理帶來紅利,可以說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民心工程、政績工程。
6. 華陽啟程擁有全國最完善的環衛設備產品體系,設備實現無縫對接,城鄉環衛一體化設備優勢無可比擬。項目設備統一配備華陽啟程產品,提升城市形象;設備銷售網點布局業內第一,設備維護及項目響應及時性最佳 。業務涉及全環境治理,包括土壤修復、鄉鎮污水處理、建筑垃圾資源化、生物質廢棄物綜合處理、滲濾液處理、生活垃圾智能好氧+RDF,提供綜合解決方案,為政府提供一站式服務。
更多精彩